获取
文摘阅读:
全文阅读:
下载:
第三方链接:
[成果]
1500490214
广东
R65
应用技术
医院
公布年份:2014
成果简介: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心血管病学。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组十分凶险的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一旦出现主动脉破裂,死亡几乎不可避免,是血管医学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的腔内修复介入治疗应用和发展改变了该疾病的治疗状况,大大提高了该病的救治成功率,已成为该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主要技术内容:该项目致力于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手术及围术期管理技术优化,经过10年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进步,使得该介入手术更微创、精确和安全。主要包括:1)优化主动脉覆膜支架术入路。使得原来需要全麻下外科切开暴露穿刺动脉的手术改进为局麻经皮穿刺下进行的更微创术式,从而使得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了13.1%,手术时间缩短1/4,并缩短了术后重症监护及住院时间。在国内外首次证实该术式在局麻下进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使得68.2%的患者可以避免全麻风险。2)研究和推广支架释放时右心室快速起搏辅助控制性降压,减少“风帆效应”,提高覆膜支架植入的准确性。与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相比使用右室快速起搏控制性降压技术使得支架释放时血压更低(43±5 versus81±6mmHg, P=0.003)、支架释放误差更小(2±1vs5±2mm,P<0.001)、血压恢复时间更短(7±2 versus451±87seconds,P<0.001)、手术时间更短(87±15versus106±18minutes,P<0.001)。3)在国内外首先提出在老年行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中应常规行冠脉。项目组通过术中常规冠脉造影发现在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90.0%患者存在冠心病,其中61.4%存在严重冠心病。首次通过常规冠脉造影明确在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中26.5%存在冠心病。4)通过国际上最大样本量的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提出术后主动脉破裂的高危患者包括:升主动脉增宽、夹层累及小弯侧、使用近端裸支架设计支架及多支架植入。5)国内首次对术后截瘫高危患者进行脑脊液压力监测分析,改进术后截瘫预防策略。6)国际上率先评估术后发热患者降钙素原变化及其对感染鉴别诊断意义,从而指导和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情况:课题组在国内外26余家医疗单位技术指导推广。研究成果曾3次受邀在美国心脏病协会年会进行壁报展示;多次受邀在美国高血压年会、亚洲主动脉介入年会等国际会议进行主题发言。主办了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大会、南方国际心血管病会议等国际性会议。牵头组织“冠心病与周围血管介入沙龙”全国巡讲会,已在全国10余个城市成功举办了25场。举办了《主动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