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给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影响。在语言方面也不例外,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普通话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在城镇化进程中频繁接触普通话并开始使用普通话,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方言受到了普通话的冲击和影响。而近年来,随着政府推普工作力度的加大,“推普乡村行”、“推普进乡村”等活动在广大乡村地区全面铺开,使得乡村地区人口的普通话水平得以快速大幅提高,这反过来又对城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推普工作二者之间呈现出互促互利,共赢发展的状况。由于乡级中学是乡村地区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是乡村推广普通话的最主要阵地,解决了乡村学校推广普通话的难题,就解决了乡村地区推普工作的核心问题,也必然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关注乡级中学普通话教学、提高乡级中学普通话教学水平也就成为了一个具有较大社会、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课题。
笔者以赫章县达依乡中学为个案,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探究出城镇化与乡村地区普通话推广的关系,找出城镇化背景下乡级中学普通话教学的特点及难点,并针对性地进行普通话教学实践研究。然后在现状调查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针对城镇化背景下贵州省乡级中学普通话教学的现存问题提出建议。以期通过对达依乡中学的个案分析来透视整个贵州省乡村地区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