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
西南交通大学
2017(学位年度)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亦是全国妇女解放运动蓬勃高涨的时期,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日军将进攻重点转到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从抗日战场中得到喘息机会的国民党转而采取了消极抗日、妥协退让的政策,积极在统治区推行独裁专制统治,限制国统区民众的一切积极进步活动,尤其是对职业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活动进行了限制和打击,正是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妇女之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党报—《新华日报》的副刊而出现,由中共南方局妇女组编辑出版。《妇女之路》是每两周出一期,期间由于特殊情况停刊一年,自1940年5月16日在重庆创刊,到1947年2月16日被迫停刊,共出了149期,约90万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统治区,它作为广大妇女工作者的一个助手和朋友,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如同《新华日报》在我们党的斗争历史上一样占有一定的地位,《妇女之路》承载了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对国统区职业妇女进行政治动员的伟大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动员,是抗日战争时期团结一切进步力量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对国统区职业妇女的宣传动员,既可以还原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特殊时期宣传动员的全貌,也可以为当今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本文旨在立足史实,以《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为考察中心,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和传播学等方法,在揭露国统区职业妇女的悲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妇女之路》对国统区职业妇女宣传动员的主要内容、方式和特点,并系统地总结《妇女之路》在宣传动员国统区职业妇女维护各项合法权益、提高政治参与度和激发支援抗战的热情等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成效。
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梳理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宣传动员方面的工作和近年来学术界对《妇女之路》的研究成果,鉴于《新华日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挥的“党的喉舌”的重要作用和职业妇女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重要贡献,故本文借助于《妇女之路》,通过整理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对国统区职业妇女宣传动员的背景、内容、方法特点及作用等几方面内容,总结统一战线框架下中国共产党对国统区职业妇女宣传动员的历史经验,为当代中国共产党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的内容或方法。
第二部分,简述《妇女之路》的发行及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对国统区职业妇女宣传动员的背景。本文介绍了抗战后期《妇女之路》发行的背景,并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抗战、封建传统思想的泛起和国统区职业妇女的自身缺陷这四个方面概括了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对国统区职业妇女进行宣传动员的社会背景。
第三部分,归纳《妇女之路》对抗战后期国统区职业妇女宣传动员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及时传达中国共产党有关妇女运动的政策指示;描绘解放区、沦陷区和国统区职业妇女的工作和生活情景;介绍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上国际职业妇女支持生产和积极抗战的英勇事迹。
第四部分,总结《妇女之路》对抗战后期国统区职业妇女宣传动员的作用。《妇女之路》主要通过刊发专论和剧评;设置信箱增强交流互动;宣传榜样,树立典范和利用纪念日宣传这四种方式对国统区职业妇女进行政治动员,在维护国统区职业妇女的各项权益;提高国统区职业妇女的政治参与度;激发国统区职业妇女支援抗战的热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